一、课程概况
《飞行力学》是航空航天类专业核心课程,2004年入选学校精品课程。2013年以来,课程实施研究型教学改革,对课程进行项目化、能力化重构,不断提高课程的高阶性和挑战性。课程创建了 “专业知识、项目研究和思政主题任务”三位一体、知行合一的课程思政研究型教学模式。在“设计、实施、评价、改进”四大环节,课程全面采用国际先进理念,创建针对预期学习成果达成评价的教学双方“期望、投入、结果”三相平衡分析法,使课程基于评价的持续改进体系更加完善。
2020年《飞行力学》研究型课程入选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2023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二、课程预期学习成果
1.掌握飞行力学的基本原理、概念和常用方法;
2.能对飞行器的运动进行数学建模及合理简化;
3.能综合应用相关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解决弹道设计、导引规律、稳定性与操纵性等相关问题;
4.理解模型、方法和技术的局限性;
5.能撰写符合学术写作基本规范的研究报告,有效表达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
6.理解沟通交流对于项目研究的意义,能以多种身份和形式进行有效沟通并达成学术理解;
7.能在团队中独立、合作开展工作,并能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完成项目研究;
8.理解大学教育的局限性,能在项目研究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克服、解决与此相关的困难和问题,归纳总结进而提出问题,形成自主学习与终生学习的思维和行动能力;
9.具有诚信严谨、精益求精、励志报国的态度和信念。
三、课程重点解决的问题
课程与教材内容的创新性、广度、深度与挑战度不够,不便因材施教,学生难以学深学透。教为中心、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理论联系实际的广度与深度不够。“聚焦能力,产出导向”的设计、实施、评价与改进不足,学生的能力养成和形成性评价不足。师生共同关注和促进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措施缺乏。课程思政以宣讲为主,未能与专业教育实现深度融合的知行合一研究型教学模式。
四、课程建设与应用
以各国先进飞行器为背景,引入最新理论、成果和技术,在保留原有知识体系的前提下进行项目化重构,覆盖原课程全部内容,集成了建模仿真、评价分析、沟通交流、团队合作、自主学习等多种能力训练,并系统地融入“诚信严谨、精益求精、爱国励志”等思政内容。每个模块都配有与专业内容深度融合的思政主题任务,确保在知识学习、项目研究的同时,知行合一地实施研究型思政教育。每个项目设有基本、进阶和挑战层次任务,并不断融入最新研究成果,以保持课程创新性和挑战性。课程自建和依托的主要资源有:
1.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飞行力学数值仿真》
2.工业和信息部十四五规划教材《导弹飞行力学》
3.中国大学慕课平台慕课《飞行力学》
4.飞行力学课程实验专用软件平台系统
5.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团队
6.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
7.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
8.北京理工大学国家武器系统虚拟仿真中心
9.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市航空航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五、课程组织与实施
课程全面采用OBE模式开展研究型教学,课程内容、教学策略及考核评价与预期学习成果之间对应支撑关系明确。课程精讲强练,全程以5个项目紧跟理论教学,每个项目均要通过讲授、自学、答疑、研究、讨论、报告、答辩、简报、论文等多个环节才能完成。通过基本、进阶和挑战层次任务,确保在广度、深度上覆盖每项预期学习成果并满足学生多层次需求。思政内容采用多点布局的主题任务驱动,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同步进行研究性教学。团队项目采用“组员固定+组长轮值”模式和简报与互评等机制,串并结合、交叉推进,确保学生遍历不同角色并严格履行职责。同时,利用研究型智慧教室、慕课、研究型教材、团队项目研习指导手册、定点/预约、线上/线下多模式互动答疑等进行全方位辅助教学。
六、考核评价与反馈
课程不设期末考试,考核聚焦学生能力产出,坚持“开课时公布、全过程评价,结课时反馈”的全公开、全反馈、全闭环的全透明模式和教学双向全过程形成性评价模式。按照OBE理念和产出导向原则,对每项预期学习成果设计了定性定量结合的形成性考评办法和具体标准,评价依据包含但不限于讨论简报、研讨交流、答辩展示、互评提问、研究报告等。课程建立了兼顾个人与团队表现的评价机制,详细记录每个学生和团队在项目中的各种表现,作为成绩评定和预期学习成果达成评价的依据。结课时除传统成绩单外,还给每个学生单独反馈其每项预期学习成果达成情况的评价结果。课程创建的教学双方“期望、投入、结果”三相平衡分析法,能够指导学生基于预期学习成果达成情况自行自主和对课程进行评价,促进教学双方共同关注预期学习成果和改进存在问题。
七、课程特色
1.全程贯通、深度融合、知行合一的课程思政研究型教学模式。采用“专业知识、项目研究和思政主题任务”三结合的设计,使学生在理论学习、项目研究和主题任务过程中,能够深入思考、研究和践行课程思政教育内容,实现全程贯通知行合一的研究性学习。
2. 全程贯通、硬核聚能、团队合作的专业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在每个模块的理论学习之后,紧跟利用最新科研成果设计的研究项目,对学生进行高强度训练,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通过基本、进阶和挑战三个层次任务,不断拓展学习广度与深度,不断强化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3.师生共同关注和促进预期学习成果达成的教学模式。对预期学习成果,建立开课时公布、全过程评价、结课时反馈的教与学双向形成性评价模式,创建教学双方“期望、投入、结果”三相平衡分析法,引导学生基于预期学习成果达成情况进行自评和评价课程,促进教学双方共同关注和促进预期学习成果达成,改进存在问题。
4.严格实施产出导向原则。课程预期学习成果主动对接毕业要求的支撑需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评标准与预期学习成果的对应支撑关系清晰明确,确保每项预期学习成果可落实、可衡量、可评价,确保课程和毕业要求之间的关系“对得准,接得稳”。